主 人
就是我们自己
首页
时光隧道

中央领导有关三农工作的指示


习近平: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2013年07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就推进这项工作作出批示

2013年10月10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农村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习近平的指示精神,中央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浙江经验,并组织召开现场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会议专门作出批示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各地区、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10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就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作出部署。他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新华社杭州10月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0日 01 版)

                  
                     李克强:农业改革要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
   
                      2013年11月05日14:32   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5日上午,在前哨农场现代农机发展中心,李克强与农户交谈,了解当地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他鼓励农民根据自身情况大胆尝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趟出改革新路子。他说,农业改革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最重要是让农民富起来。

               
                     汪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2013年12月01日   来源:人民日报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9日至30日在湖北调研。他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有力有序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

   汪洋考察了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中国种子集团生命科学技术中心,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对深化农村改革的意见,并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他指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突出矛盾和深层次制约因素,已到了不改革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深化农村改革,我们不仅要有信心、决心和勇气,敢蹚“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也要有智慧、更理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把握改革的节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对实践有基础、认识统一、已经看准了的改革,要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对那些认识还不太统一、时机还不很成熟的改革,要通过试点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以逐步完善并积累经验、凝聚共识、适时推广。

   汪洋强调,当前要认真抓好冬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组织好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生产和运销,努力保障供给,促进市场稳定。

   30日上午,汪洋出席了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幕式。(新华社武汉11月3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01日 02 版)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社论:稳定政策 深化改革 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3年12月25日   来源:人民日报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第一个农村工作会议,也是农业农村发展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刻阐述了事关“三农”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重大问题,全面部署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要求。这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快速发展、持续向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有望实现“十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全线飘红。站在新起点,我们一定要清醒看到,当前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挑战更严峻:需求总量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难度增大;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谁来种地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农村社会管理压力加大。解决好这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必须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新突破。

   稳定政策是前提。35年农村改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三农”政策深得民心,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新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坚持中央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尤其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稳定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中央鼓励各地探索创新,先行先试,但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不刮风,不走偏,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改革创新是动力。要立足国情农情,顺应现代化规律,坚决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持续发展是方向。要更加注重永续发展,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协调兼顾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建立起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抓好粮食生产是首要任务。我们是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虽然全国粮食总产迈上1.2万亿斤台阶,但总体看,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不能因为连年增产而思想麻痹,不能因为发展向好而工作松懈。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数量增加的同时,要下决心抓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优先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农业、惠农村、富农民,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25日 01 版)

来源:共产党新闻 来源日期:2013-12-25 本站发布时间:2013-12-25

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所有 © 2007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5号五矿大厦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13011152297  电子邮件:xkk1118@qq.com
ICP备案号: 京ICP备06052824号-1 (站长统计)